close

 

20091114日:

  

兒子在三語的家庭中成長, 理論上他的語言發展會出現極多的可能, 也許早早就三語流利, 也許到三歲還不願開金口都不算怪事, 但我很早就知道兒子的語言發展相當正常, 他的土文與一般土國同齡小孩無異, 中文也還算差強人意(可能是我要求太低了)。英文, 我們則是從來不打算教他, 但是因為他無可避免地每天聽爸媽對話, 隨著年齡增長, 我們也漸漸能看出他對英文的反應。

  

自從他的情緒表達比較細膩、語言反應比較清楚(大約一歲半)之後, 當我和蠟筆眉喋喋不休之時, 他已悄悄地分辨出英文是一種只屬於爸媽的語言, 因為搭不上話, 也想加入陣容的他會在一旁急得呱呱亂叫, 叫的既不是土文也不是中文, 只想讓我們明白 — 別把他晾在一邊, 他也會說英文!

 

最近他又成熟了一點, 飯桌上聽見我們七嘴八舌, 他會像看網球賽一樣津津有味地隨著我們的聲音把頭往兩方轉動, 笑咪咪地重覆我們所講的最後一兩個單字。

 

即使他對英文的好奇已經很明顯, 我們還是堅持不把英文放入目前小土人該學習的課題之中(他目前的課題就是玩玩玩啦)。

 

不過, 畢竟父母的影響還是甚為巨大, 即使我們沒教, 他還是偷學了一點, 過程也如同土文的習得過程一般, 聽、偷記、默默地反應在動作上、沉澱一段時間才會說出。

 

他剛從英國回來時, 已經聽得懂我們在說關於飛機的事; 蠟筆眉為了實驗, 故意說英文請他拿水來, 他也馬上照做; 近來又多了幾個例子, 顯示小土人的英文處在“聽得懂一點卻不使用”的狀態。

 

最近多了一個動作 — 他開始用土文回答英文的問題。例如早餐時, 小土人吃蜂蜜配麵包, 他把蜂蜜擠到麵包上時, 蠟筆眉一邊看著快滴到桌上的蜂蜜一邊叫道,“Enough! Enough!”他忘記他用的是英文, 然而兒子卻馬上停住手裡的蜂蜜, 用土文問,“Yeter mi (夠了嗎)?”雖說他可能是猜對的, 但猜也是一種學習的行為呀!

 

自台灣歸來後, 餐桌上他的位子前就多了一張動物圖片的餐墊。原本是因為兒子喜歡看動物圖片, 為了增加吃飯的樂趣又方便清理桌子才買的, 沒想到兒子在看完圖片之後竟然又對圖片旁邊的英文大寫字母起了興趣, 每到吃飯時間他就不停地問那些ABCD是什麼東西。雖然原則上我們不教兒子認字母(土文或英文的我們都不打算現在教), 但是兒子提出的問題總是要回答, 只好告訴他怎麼唸, 但我們用的是土文的發音, 碰上土文裡沒有的QWX時, 才照英文的發音告訴他。大約過了兩個禮拜, 他把英文字母表和餐墊上小動物的土文中文都學會了, 常常反過來考我們。

 

雖然兒子的自我學習有所成就是一件應該高興的事, 我們也不吝嗇給他掌聲, 但是心裡仍然不免有小小小小的疑惑 — 現在給這些東西的意義在哪?

 

最近他又發現一本有英文小寫字母的書, 又開始問了起來, 隨著每問必答帶起來的進展, 我的隱憂也跟著偶爾發作 — 會不會給太多了?

 

我知道許多卯起來教的有心父母看到我這個隱憂應該會笑到在地上打滾 — 兩歲才這樣也太遜了吧? 但是每家父母自有一套標準, 誰也不會比我們更瞭解小土人, 別的小孩把母語說好是水到渠成, 閒時還可上一下腦力潛能開發四肢均衡發展的課, 可是小土人的母語有兩種, 他要撥一半的時間去學習只有媽媽獨撐大局的中文環境, 他不是省油的燈, 很小就知道中文在土國比較沒用, 隨著他跟外界的接觸越來越多, 他的土文早就超越了中文, 由不得我一個人力挽狂瀾, 這種情形對我們母子來說都不容易, 我真不願意再加一個英文下去攪局。

 

其實要讓兩歲的孩子識別三種四種語言的字母不是問題, 然而語言不僅是字母, 語言的習得還包括語言的創造力, 如果無法使孩子(大人也一樣)靈活運用各種語言的元素, 最後語言的學習終究僅止於符號, 無法延伸。

 

孩子來說, 語言是使生活和遊戲更方便的一種工具, 語言的學習(外語、本國語皆是)如果能結合日常生活作習和遊戲便容易成功, 但是一個動作如果得由三四種語言來重覆完成, 可能會(我沒試過, 這是我的疑惑, 近年我不再接觸語言學的新知了)適得其反, 讓小土人把玩具砸在我臉上並叫我閉嘴。

 

話說回來, 已知的研究結果是, 三語家庭的小孩的確可以三語流利, 重點是三種語言的背後都有三種不同的親友團經年累月與孩子互動, 不是單語家庭的父母憑空製造另外兩種語言環境那樣。

 

所以說, 理論上小土人可以學三語, 也有理由學三語, 但是照目前的需要看來, 還是由我們獨裁地決定先學土文和中文吧! 但這個決定又不得不讓我們思考 — 幫他決定的界限在哪裡? 我們又怎麼知道什麼是他該學、什麼是他不該學的?

 

目前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生活環境中指出許多有形與無形的題材, 陳列在兒子的眼前, 再讓他自行決定對哪一樣事物深入探討。他自己開始對字母、數字、形狀有興趣的時候, 我們才從旁協助; 鋼琴擺在那邊他卻沒去摸摸弄弄、東問西問, 目前就不打算教他了。

 

這種處理方式還需要隨著兒子的成長再改變, 在兒子可以獨立學習之前, 我們的眼睛還得放亮點

 

父母教孩子真是找不到一套標準, 博士班時讀的那些理論並不是沒用, 等到要教自己的孩子時又得依著個人環境、孩子的個性做一番斟酌和調整。

 

我現在總算瞭解了當年語言學教授說自己小孩的語言發展跟許多研究結果不一樣的那種無奈, 就算是語言學教授, 面對自己的孩子時也可能得從一張白紙開始, 而且自己也在學習。

 

 

 

 

 

又: 每次寫到關於小土人的教育問題就會寫成又臭又長一大篇, 搞得自己頭很痛, 可是想想還是寫下來記著好, 畢竟為人母也是我的人生中重要的一段, 而把兒子帶大的過程中, 把屎把尿算是最簡單的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