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916日:

 

原本,睡前說故事並不是小土人的例行作息,因為他自嬰兒期就頗有睡眠障礙,每小時哭醒一次;到了兩歲還會每晚哭醒三、四次,斷奶之後雖然不會半夜哭醒叫媽媽,每晚還是醒來兩、三次,醒了之後自己又睡著;一直到快三歲半才開始一覺到天明,真是我的夢靨!為了避免他的大腦在睡前運作過度,我們沒有在睡前講故事給他聽,偶爾會,但沒有養成習慣。

 

今年開齋節在公婆家,睡前說故事卻意外變成習慣,還把習慣帶回了烏小鎮。開齋節那一陣子,白天他都跟村子裡的孩子們玩瘋在一起,消耗了很多體力,又不睡午覺,到了就寢時間其實已經很累,卻又還貪心想跟大家一起擠在客廳聊天!想嚴厲催他上床不可能,因為一屋子的爺奶姑叔都替他說情,說暑假睡晚一點沒關係。我和蠟筆眉只好用故事引誘他 現在上床就有好聽的故事!他就乖乖跟我們回房,關燈聽故事,躺在黑暗的棉被之中聽著故事,很快就入睡了,又因為玩得夠兇,也就順利一覺到天明。

 IMGP1453  

回到烏小鎮之後,睡前說故事的習慣一直繼續著,除了開燈時要翻看兩本童書之外,熄燈之後還要再來一個口述故事,他才會乖乖夾著抱枕睡覺,而且不到一分鐘就呼呼大睡。我們看後果並沒有影響到他的睡眠,也就這麼把說故事的習慣繼續下去。

 

其中,口述故事猶有意思,起了我當初沒料到的效果。自從我重新口述一些舊故事之後,那些舊書開始得到小土人的青睞。有一天我在客廳裡陪他玩,玩到累了,倒在沙發上躺了十分鐘,醒來的時候發現他安安靜靜在翻童書,自言自語講故事,真是一大奇觀!以前那是一本他根本不會拿來看的書呢!為了不打擾他,我故意再假寐了十分鐘!

 

他為什麼會去翻那一本以前不想看的書呢?有兩個原因,都是誤打誤撞碰個正著。數天前,我依著記憶,說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Selma Lagerlöf 在一百多年前寫的瑞典童書《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當初買這本書是企圖讓他品味世界名著,沒想到這版本有點難度,光看圖片又不太能理解,結果他一次也沒看。我不怪他,是我也不要看啊!還以為這本要等他十歲以後再拿出來的,結果託他這次堅持「黑暗中講故事」的福,讓我恍然大悟,講故事不一定要用到書,講得精采,他自然會對來源有興趣,這是他「舉玉手捧書讀」的原因之一。其次,講著講著,我突然靈機一動,古代的說書人不是都很愛用「欲知詳情,且待下回分曉」來賣關子嗎?電視連續劇也是一集一集吊著觀眾胃口,睡前故事當然也可以如法炮製,所以我口述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就變成了情境連續劇,主角一樣,每集故事都有新的冒險。小土人果真開始慢慢上癮,現在問他要聽什麼,他都是說要「尼爾斯」的故事,換個故事都不行。這麼熱愛「尼爾斯」,也難怪他會在媽媽沒空的時候去翻書,獨自重溫「尼爾斯」的冒險。

 

其實,當他開始要我們在黑暗中口述故事時,我就已經領會到黑暗中說故事的樂趣。書中精采的圖片可以讓故事生動有趣,但是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有點常識,即使沒有圖片的藉力,也已有想像的能力。況且,沒有圖片時,可以發揮想像力的空間更大,而且是自發性的想像力,故事也許只有說得七十分,加上他自己隨意的想像,最後也能得到九十分的效果。

 

只是,現在有個問題:花幾個晚上把《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講完之後,小土人還要「尼爾斯」續集!這可糟糕了!媽媽又不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編不出那種「白鵝載小孩到處飛」的劇碼。我絞盡腦汁,(笨的人需要這樣嘛!) 作弊一下,把《伊索寓言》的故事改一下,「聰明的烏鴉喝水」的故事就變成了「聰明的尼爾斯想到辦法幫烏鴉喝水」,他幫烏鴉找到小石子,請它刁進水瓶裡就喝到水了,這個爛故事就混過了一夜。

 

既然已經當了「瞎掰編劇」又闖關成功,回頭就難了,只好繼續瞎掰。下一晚怎麼辦?小土人的一本科學雜誌裡面講到愛斯基摩人,我把多元文化滲入「尼爾斯」的冒險,讓「尼爾斯」繼續騎著白鵝飛到西伯利亞,快要凍死之際,被「四歲快要五歲」的愛斯基摩小男孩拯救了,(隨時影射小土人的古道熱腸!)「尼爾斯」經歷了夜宿半圓冰屋及冰上垂釣的樂趣之後,他又和白鵝往東飛,到了中國。感覺也有《環遊世界八十天》的精神。媽媽我開始體會到八點檔連續劇的編劇的無奈 ─ 觀眾愛看,不能結束,卻想不出題材,除了瞎編還有什麼辦法?

 

尼爾斯」飛到中國去之後,「編劇媽媽」的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越陷越深!這下可好,飛到中國去要幹嘛?讓我想想,《西遊記》好像是個不錯的抄襲對象,不如就來飛過火焰山吧!於是「編劇媽媽」自動刪除唐玄藏及其三弟子等角色,直接植入尼爾斯」主角,於是尼爾斯」跟「鐵扇公主」借來「香蕉葉扇子」(因為小土人不知道什麼是芭蕉)來熄火,還被「鐵扇公主」騙得團團轉,聽得小土人好樂。第二天晚上他用甜甜的撒嬌音說:「再講一遍嘛!好聽耶~」媽媽雖然很想快點催他入睡,好「下班」喝茶上網去,一聽到這甜甜笑語,「編劇媽媽」決定再擠榨一下腦汁吧!看看尼爾斯」還可以飛到哪裡去歷險。

 

隔天晚上,我的編劇工作又開始了。《西遊記》還有很多精采故事可講,這次我又取經「唐僧一行人來到女兒國,險遇蜘蛛精」那一段。不過,因為這段有點複雜,小土人恐怕聽不懂風花雪月之事,所以「編劇媽媽」移花接木,將「西遊記的女兒國」變成古代土耳其北部的「亞馬遜女戰士部落」,可憐的瑞典小男孩尼爾斯」被凶狠的女戰士抓到,女戰士會吃男生,不會吃女生,「聰明的尼爾斯」只好拿鵝毛塞在衣服下裝成懷孕,躲過一劫。聽到這裡,小土人抱著肚子哈哈大笑,隔天晚上又要聽一次。

 

不得不承認,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果然故事段段精采,靈幻又冒險,還比《哈利波特》早了三百多年出品,連小土人這麼小的孩子都識貨。但我開始替《西遊記》覺得委屈,這麼經典的故事,我應該要鄭重介紹給兒子,讓他知道他喜愛的故事其實是從《西遊記》來的,如果小土人長大之後有一點點懷念起「鐵扇公主」、「牛魔王」、「蜘蛛精」這些人物,他應該把肯定全部給的《西遊記》,不是《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喔,對了!也給媽媽一點感謝吧!我可是講到老眼昏花,口乾舌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於是我決定了,尼爾斯的歸尼爾斯,孫悟空的歸孫悟空,不要亂移花接木,對不起西遊記。那尼爾斯該怎麼解決?嗯......我不會像八點檔編劇一樣,某人辭演了就讓他出個意外魂歸西天,從此不必再出現,我打算讓尼爾斯飛回瑞典南部,就像原書結尾一樣,他變成了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回到親愛的爸媽身邊。接下來,就由孫悟空出場把小土人擺平吧!

 

只要兒子想聽,睡前故事仍要繼續下去,編劇的功力我相信會與日俱增,不怕開天窗。

 

 

P.S. 1 雖然《西遊記》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流通於各國,但它卻不像《哈利波特》一樣紅遍全世界,我覺得是一件很可惜的事,這是時不「它」予吧!既沒有媒體的加持,連真正的作者到現在都還有爭議,再加上翻譯的失味,讓《西遊記》落寞許多,我才覺得更應該讓小土人知道《西遊記》的好。說到翻譯,我現才知道「沙悟淨」被翻成Sandy 耶!身掛九個骷顱頭項鍊、手持月牙鏟的河中怪物名叫Sandy,令人傻眼!

  

P.S. 2 寫到沙悟淨,前幾天查網路時,發現《西遊記》裡關於他的描述,還滿幽默的。話說一群妖精遇到沙悟淨,沒人認識面前這位拿著月牙杖的捲簾大將軍,竟然對沙悟淨說:「看你這個樣子,你是麵食廚子吧?不然為什麼拿根擀麵杖?」然後沙悟淨就拿出基本台詞:「大膽妖孽!此乃降妖寶仗是也!……」看到這裡,不禁捧腹大笑,哈哈哈!擀麵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