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1日:

 

 

 

當我還在研究語言學時(現已收山多年),曾經以為自己有小孩後一定會像語言學界的一些名家,把兒女語言學習的進度巨細靡遺記錄下來,出一本論文。沒想到(其實早就料到),懶人遷到土國還是懶,生了小孩也不會變勤勞,春去春又來,反正兒子就長大了,該會的已經會了,不會的還是不會,懶媽根本懶得記。

 

 

 

我只知道小土人從未滿三個月起開始鬼叫,到現在十四個月大了還在鬼叫。

 

 

 

不過現在的鬼叫逐漸顯現特定的意義。比如他常說的「搭搭」,翻成地球人的用語就是「我要走路」或是「快點抱我走」的意思;他拋了球之後會說「布的」,正要拋球的時候也會說「布的」,過去式和未來式混合用,翻成地球人的用語,就是「要丟」和「丟了」的意思。然而,不管「搭搭」或是「布的」,都不算是哪一種語言(或許嬰兒間互相懂得吧),只能說是即將進化到某種語言的過程用字。 

 

   

 

這個過程讓父母猜得很辛苦,有時是父母理解不來,有時是父母期待過頭。以前朋友的兒子開口講話時,做爹的就曾狂喜昏頭地說:「我兒子叫爸爸了!他在叫我!他在叫我!」媽媽和旁人聽到的明明是「汪汪」學狗叫。

 

 

 

上個月剛從台灣回土國時,小土人一天到晚叫「拔拔」,蠟筆眉以為是叫他(土文的爸爸跟中文的爸爸發音一樣),其實我知道他是在叫外婆,只能怪蠟筆眉倒楣,空歡喜一場。

 

 

 

小土人常聽到的「爸爸」和「抱抱」、「婆婆」、「掰掰」都很像,他全部都說成「拔拔」。只有一天到晚都跟他在一起的我才懂,甚至有時連我也不懂。新年將至,如果誰要送我新年禮物,我最想收到「嬰語翻譯機」!按幾個鈕,嬰兒用語就可以被翻譯出來,省得我絞盡腦汁。

 

 

 

隨著兒子成長,我有時能約略聽見一些真正的語言,像是「爸爸、媽媽、不可以」等等地球上最多人使用的中文;有時可聽見「bye bye, oh oh」等等地球上最多學子痛恨的英文;偶爾還會聽到「燙、水、爺爺」等等出了草原就不知何時才會用到的土耳其文。

 

 

 

在家裡同時被三種語言「夾攻」的小孩,在多語教育的文獻裡有被發現一個狀況,就是出現三語併用的情況之前,都有一段較長的「火星文」時期。由於小土人只有十四個月大,即使是單語家庭的小孩也還有可能正在使用「火星文」,這段ET歲月在我們家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一個多語教育的研究發現是,語言的理解力一定大於語言的生產力。其實這結論用在非多語家庭的小孩也通,早說過了,有些理論講了半天是廢話。我一直是用中文和他說話,蠟筆眉是用土文和他說話,我和蠟筆眉之間則只用英文,誰也不知道兒子的牙牙學語是中文、土文還是英文,但我們發現,三種語言他都稍有理解,而且理解的比說出來的要多很多。比如說,他不會講「穿襪子」,但是我說「穿襪子」的時候,他會去抓襪子來。兒子本來就會說「水」的中文和土文,有一天蠟筆眉心血來潮用英文說:「給爸爸喝水好嗎?」兒子竟然就把水瓶塞到爸爸嘴裡了!雖然沒有人教他英文,也沒有人對他說英文,但因為他常常聽、默默看,竟然也懂了一些。

 

 

 

可見「菲傭學習法」在他身上滿有效的!

 

 

 

我曾經夢想能像姑姑的菲傭一樣,不特別學語言,在台灣待個一年半載就能把國台語說的頂呱呱。我也肖想在土國實行菲傭學習法(懶人大夢),結果實驗大失敗。蠟筆眉說這證明我很笨。

 

 

 

我抗議!我覺得,這若不是菲傭偷偷寒窗苦讀,就只能證明我姑姑真的很囉嗦,話多到傭人馬上就被逼會。

 

 

 

這似乎也間接證明,input要給得夠多才有效。如果想讓小孩精通某種語言,得讓他聽很多那種語言才行,當然最好有附帶因果動作和表情,光是播放CD 是不行的, 菲傭可是一直都在看主人的臉色啊!

 

 

 

 

 

附記一:在兒子學會說水這個字之前,他一直是用掐脖子的動作表示渴。呃,他是掐蠟筆眉的脖子,如果搆得到的話。在學會掐脖子之前,他就是用哭來表示渴。唉!哭,可真是「嬰語」裡的萬用字啊!

 

 

 

附記二:有一天蠟筆眉抱著兒子站在冰箱前玩,冰箱上有許多用磁鐵吸住的家庭照和明信片。蠟筆眉指著一張照片對兒子說:「爸爸。」兒子不但乖乖照著說,還舉一反三指著另一個東西叫爸爸。蠟筆眉頓時哀嚎:「那不是爸爸!我有那麼醜嗎?」我好奇一看,原來兒子正指著一個艾布如老師送我的磁鐵,上面是她家鄉Fethiye的稀有名物大海龜! 我心中一陣狂笑,跟大烏龜一樣醜是重點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